(新加坡6日訊)“父親在講馬來語的峇峇家庭中長大,學習華文華語,讓我父親能有效地傳達他的治國理念,動員民眾支持他的建國政策,成就了今天的新加坡。”

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次子李顯揚說,父親在講馬來語的峇峇(土生華人)家庭中長大,卻在踏入政壇后走上艱辛的學習華文之路。

 “學習華文華語,除了讓我父親能有效地傳達他的治國理念,也讓他瞭解中國社會,為新中雙邊關係打下穩固的基礎,也為新中的經濟合作加強聯繫。”

 3個華社團體──通商中國、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和新加坡中華總商會,昨天在香格里拉酒店舉辦“祝賀李光耀90華誕”晚宴。席間,李光耀次子李顯揚在政商學界代表和外國使節等的祝賀下,代父出席、致詞並接領“通商中國豐功偉業獎”。

 李光耀新聞秘書楊雲英透露,李光耀原本要親臨現場,但醫生考慮他的健康,作為預防措施,勸阻他出席人多的晚宴;晚宴主辦方也以他的健康為重,表示充分諒解。

 李光耀在2007年11月和時任中國總理的溫家寶啟動成立通商中國,為前往中國經商者提供以華語為交流媒介的平台。除頒獎肯定李光耀的貢獻,通商中國也將不公開發售的200頁限量版《李光耀與新中關係》特輯獻給他。

李光耀33次訪華
凸顯小國外交觀念

建國總理李光耀33次訪華的經歷改變了“小國無外交”的觀念。

 在確保新加坡不淪為大國附庸國的同時,李光耀為新加坡爭取與中國建立“不亢不卑的特殊關係”,贏得中國領導人的尊重,其坦率直言和治國經驗受到重視,甚至間接影響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發展觀。

 在3大華社組織特別編撰的《李光耀與新中關係》特輯第一章引述李光耀對新加坡外交政策的詮釋,也凸顯了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與中國這個大國建交的重要原則。

 李光耀說:“我們只不過是想有個獨立自主的最大空間,只要‘大樹’能給我們一點生存的空間,只要‘大樹’與‘大樹’之間能留點空間給我們,這就最理想了。如果只任其中一顆巨樹為我們遮陰,那就反而失去了生存的空間。”

 本篇文章引用自http://www.chinapress.com.my/node/455460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sts243316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